
在角色扮演類遊戲,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RPG類遊戲當中,存在著美式和日式兩種截然
不同的風格。同是去年發售的RPG遊戲,美式的《異塵餘生3》、《神鬼寓言2》,與日式
的《最後的遺跡》和《無盡探險》相比,兩種風格的巨大差異一目瞭然。
RPG這個遊戲類型自誕生起至今,經過了怎樣的演變才形成現在這兩種風格鮮明的發展模
式,我們姑且不在這裡探討。今天要聊的,是歐美RPG玩家對於日式RPG遊戲的看法。
Xbox官方雜誌(OXM)日前發表了一篇文章,列舉出了他們認為日式RPG遊戲中的「7大
要不得」,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歐美玩家究竟對日式RPG中的哪些地方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
地步。另外需要提前說明的是,日式、美式兩種風格的RPG各有千秋,這裡並無貶低其中
任何一個的意思。
1.隊伍中必定帶小孩
幾乎所有日式RPG中必定有幼童或者看起來像幼童的角色加入主人公的隊伍。拜託,帶著
個9歲小孩去執行生死未卜的任務,主人公的腦袋究竟出了什麼問題?
2.壞蛋看起來不夠壞
日式RPG中缺少那種看起來令人過目不忘的反派角色,這不僅僅是指外貌上的,同樣也包
括性格方面,而且這種「壞蛋不壞」的傾向在最近10年裡尤為明顯。
3.武器更換外型不變
當你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那把有著華麗名字的終極武器(或防具)之後,你進入選單,
選擇裝備……然後你會發現你的角色身上穿的和手裡的拿的完全沒變化,就跟30個小時之前
遊戲剛開始時一模一樣……
4.英語配音水平太低
在選擇日式RPG遊戲時,有沒有收錄日語的原聲配音是一個重要標準,之所以會這樣,是因
為英語的配音實在是……太噁心。如果要讓玩家心甘情願地坐在電視機前,與每個角色一起
體驗互動和成長的過程,那麼就必須有一群足夠出色的配音演員,來詮釋那些或憤怒、或悲
傷或震驚的感情,而不是平淡無奇的流水帳式念白。
5.便當領的太過突然
在近年來的日式RPG遊戲中,你時常會看到下面這種極具戲劇性的場面:一個剛剛還披荊斬
棘表現神勇的戰士或是統領千軍萬馬奮戰沙場的帥氣角色,在幾段劇情過場後突然間就被幹
掉了,領便當的速度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。所以,既然大家都是活在劍與飛空艇的世界
裡,那麼拜託請讓他們的生命力看起來也和其他人一樣更加可信一些。
6.迷宮解迷要素太少
隨機生成的迷宮和隨機出現的敵人,沒完沒了的重複戰鬥之後突然看到了記錄點和BOSS……
這種千篇一律的迷宮設計已經讓人感到厭煩。相比之下,《薩爾達傳說》系列中的迷宮設計
就很好地融合了戰鬥與解迷的要素,雖然它是A·RPG。
7.主人公 = 好好先生
日式RPG的共通特徵,主人公的性格大多溫柔善良而且能忍辱負重,其成長歷程總是體現著
完全理想化的少年英雄式的發展軌跡。世界是變化的,人性是複雜的,比起塑造好好先生,
為什麼不能嘗試一些看起來並不討人喜歡(但依然很有趣)的主人公呢?千篇一律的拯救世
界,為什麼就不能毀滅它一次?
原文:http://www.oxm.co.uk/article.php?id=8166
來源:levelup.cn
我個人認為美式RPG也有幾個共通點~
1.太過寫實
2.顏色太灰暗
3.第一人稱
4.地圖廣大
5.自由度高
6.英雄主義濃厚
喜歡請幫我推一個!謝謝!!
↓ 以下兩則廣告為部落格廣告賺錢,不喜歡者請勿點!!謝謝!!